利用技術幫助跟蹤和治療病毒具有悠久的歷史。而且,隨著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COVID-19成為全球大流行病,人們正確地問自己應該如何使用諸如物聯網(IoT)、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之類的新技術來減緩病毒的擴散,并避免未來的全球健康危機。
在本文中,我們將簡要介紹連接的醫療設備將如何提供幫助。
使用可穿戴設備監控趨勢
全球已部署了數百萬種可穿戴設備?;顒雍托穆矢袘殉蔀槊總€健身腕帶和智能手表的基本功能,數據不斷被感應并上傳到云中。這些數據對預測流行病是否有用?
實際上,《柳葉刀》數字健康研究中心的斯克里普斯研究轉化研究所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對這些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從可穿戴設備收集的靜息心率和睡眠持續時間數據可以幫助及時準確地得出人群流感趨勢的模型。傳感和分析更多的生理因素將提高流行病發現的速度和準確性。
患者護理習慣的變化
隔離是阻止病毒傳播的預防措施之一,因為暴露于感染的載體可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的人致死。
現在,與病毒癥狀有關的健康統計數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可以發送給醫療保健提供者,而患者不必去診所就診,也不必冒險接觸。
聯網設備
諸如溫度計、血壓計、血糖儀或其他個人健康監控設備之類的已連接設備將在保護人們的生命中發揮重要作用。
通過CAT-M或NB-IoT網絡的蜂窩連接可確保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安全可靠的鏈接,以便從任何位置將患者的統計信息傳遞給醫療保健提供者,而無需考慮WiFi/ BLE覆蓋范圍。
連接的開箱即用的基于蜂窩的設備使醫生擺脫了依賴患者自行建立LAN/PAN連接的能力。
智能蜂窩物聯網腕帶的隔離標準
普通人群可以佩戴智能腕帶作為健康監測器。強調小尺寸和長電池壽命,蜂窩物聯網可為智能腕帶提供可靠的連接,并具有配對智能手機的自主權。最近,部分地區政府已部署了智能腕帶,以監控隔離在其房屋中的城市居民。
加快反應速度
監測在檢測鏈中至關重要,反應時間對于預防至關重要。企業、機場和城市肯定會受益于為市民提供的監視設備,而醫療機構也會受益于監視遠程患者的能力。及時發現爆發可能會在將來預防許多新的危險病毒。
比爾·蓋茨認為,在任何危機中,領導人都負有兩個同等重要的責任:解決眼前的問題并避免再次發生。
顯然,物聯網技術,尤其是醫療設備,在遏制和處理像COVID-19這樣的暴發中起著重要作用??梢猿浞掷梦锫摼W來控制并有可能預防下一次全球大流行。